农商银行转型发展需从四方面发力
2019-10-25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当前,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日趋加剧,农村金融消费者需求日新月异,农商银行作为为农而生、因农而兴的金融机构,需要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研判农村市场变化,找准核心竞争力,激发创新潜能,这对专业人才缺乏、信息科技薄弱、创新能力不足的农商银行来说挑战巨大。因此,农商银行的发展要在定位、服务、管理和转型方面做好文章。

首先,是回归本源助力实体发展。支农支小是农商银行得以生存的基础,是农商银行经营发展的根本定位。多年发展的实践表明,农商银行在县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要想稳健发展必须坚守支农支小的战略定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新农村建设市场巨大,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广阔。明显的比较优势和有利的外部环境足以支撑农商银行未来更大的发展。因此,农商银行应进一步巩固县域社区银行金融特性,扩大县域金融比较优势,明确定位,增强定力,在传统业务领域精耕细作,扎实做好农村金融服务。

其次,是差异发展增强竞争实力。农商银行应秉承工匠精神、深耕农村市场,结合自身实际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子。农商银行只要坚持做小做精做细,只要接地气、贴草根、有特色、有创新,就能以“小而美”的姿态迎接更广阔的未来。

再次,是优化管理弥补自身短板。农商银行应充分发挥管理半径小、决策路径短、服务效率高等优势,建立与机构发展阶段相适应、与风险管控能力相匹配的精细化管理机制,通过优化内部流程,夯实内控基础等有效举措,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管理效率,练好内功、补足短板,转变粗放式管理模式,探寻内涵式发展路径。

最后,是集约经营推动转型升级。农商银行支农支小成效明显,但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转型问题亟需破题。农商银行的转型发展,需要机制创新的顶层设计,重点解决集约化、规模化的问题。农商银行从总行部门的管理条线到分支机构的经营单位,都要树立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观念,对业务量达不到经营规模要求、单产偏低、扭转无望的储蓄网点要调整改造甚至撤并,由过去在机构上盲目设点,转变为按经营效益来设置;在负债结构上由过去传统单一化转变为负债产品多样化;在人员上由过去单纯增加人数,转变为提高素质和人均创利上来,并通过有效措施去制约、监控和考核,提高人员工作效能。此外还要在品牌建设、财富管理、创新业务、综合服务等方面上下足功夫,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创新动力,不断探寻农商银行转型发展的新机遇、新动能。